牛年初空調的冰河時代
2009年,北京第一場雪來的時候,已經二月的中旬了。開始轉暖的天氣被這突如其來的倒春寒結結實實的攔了回去,路上的行人不多,在中央電視塔下面的某電器旗艦店里面,人就更少了,小張是店里某空調品牌的促銷員,他卻在忙碌著,因為過幾天,新的促銷政策就要來了,他在準備新的價格簽和海報,還要抽時間把上面發下來的商品介紹的新話術背下來。但他不知道,萎靡了幾個月的市場能不能在過幾天有些好轉,經濟危機為烏云越來越濃,店里的生意冷淡了許多。
雖然北京下起了雪,可廣州的天氣在立春后猛地熱了起來,才是二月中,街頭上已經有不少穿短袖的人們了。某空調集團銷售部的吳經理剛剛接了電話,一腦袋的汗,不是熱的,而是冷汗,他剛剛被告知,某品牌的1P空調要降到到999元。讓他更急的是,新的空調能耗標準過下個月就要出臺了,四五級能效的空調面臨淘汰,而庫房里還有大量堆積的存貨,他們的空調要降到多少錢合適呢?
今年的青島,剛進入二月就被連續幾天的大霧籠罩住了。某家電企業負責空調業務的劉總,被這大霧堵在了去單位的路上,上班就要遲到了,可比上班遲到更急的是,今年國外的訂單少得可憐。生產線要不要繼續生產下去呢?生產出來也是庫存。還有家電下鄉,中標的最后名單還未公布,有什么產品呢?效果會如何呢?在這濃霧下,最重要的就是搞清楚該走的方向。

沒有人知道,2009年新的空調旺季將來臨的時候,全國面臨1300萬臺的庫存,全球金融風暴正在進一步蔓延,新的能效標準即將出臺,沒有人知道2009年的夏天,對這些空調企業會是怎樣的夏天。
有人說,今年會是空調的冰河時代。
金融經濟危機下的巔峰時刻
3月5日,商務部、財政部聯合公布了空調、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電腦招標中標品牌結果,記者從商務部官方網站上公布的空調招標結果看來,格力、美的、海爾、海信科龍、長虹、TCL、志高、格蘭仕、華凌等榜上有名,外資空調企業松下空調、LG也中標本次家電下鄉據招標公告信息顯示,在今年“家電下鄉”中,空調中標硬性指標要求為“空調能效等級3級以上,限價2500元”。
但在家電下鄉前,空調的價格大戰卻提前打響了。家電下鄉的空調最高限價為2500元,且能效等級為3級以上,除了國外品牌,大部分國內廠商投標的二級能效比1匹空調價格最低在1600元左右,1.5匹的價格在2000元左右。而沒有在家電下鄉范圍內四五級能效空調,一些主力空調企業已紛紛將四五級能效標準的空調以65折、7折的降幅出售。甚至有廠家將1匹空調售價定為999元,1.5匹空調售價1699元,不限量銷售。
空調價格從2004至2008年一直呈上升趨勢,而進入2009空調冷凍年度以來,原材料大跌,如銅價格已從近7萬元一噸急劇跌至2.7萬元一噸,加上庫存壓力不斷加大,經濟環境不好廠商也只好祭出價格戰這副王牌,這使得今年空調價格步入下降軌道。
經濟危機下,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壞的,最起碼上漲了幾年的空調價格開始出現大幅度下滑,千元空調也許只是今年的特定產物了。
面對低價,即使是在經濟危機的情況下,但是購買的熱情依然難以抗拒,今年的空調市場在一片看低的情況下,從冰河時代進入了巔峰時刻。
天氣和房地產回暖的刺激
四五級空調最后的瘋狂
家電下鄉空調的硬性指標,將成為09冷年空調大戰的鋪墊,而真正的導火索確實原定于3月1日公布的空調新的能耗標準,據說,新的能耗標準將淘汰四、五級能效的空調。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監測數據顯示,08年底行業的工業庫存900萬臺,加上600萬商業庫存,目前行業庫存總量高達1500萬臺,其中四、五級能效空調占85%。而隨著家電下鄉對空調產品招標限制在三級能效標準以上,四五級能效空調退市僅是時間問題。
空調庫存壓力成為是全行業迫待解決的問題。目前,誰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地消化庫存誰就能贏得更多資金做周轉。
而在6月1日,國家實施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空調業是第一個受惠的行業。《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節能空調推廣實施細則》中,明確了購買高效節能空調的補貼金額。國家財政將按照不同制冷量和能效級別,對列入目錄的房間空調器,能效等級達2級的補助300元/臺(套)-650元/臺(套),能效等級達1級的補助500元/臺(套)-850元/臺(套)。這一政策在空調銷售旺季及時出臺,助推產品銷售迎來井噴期。
事實上,今年年初以來,業內就已經在為空調能效新標準中對于空調的準入門檻究竟是定為3級還是2級爭論不休。雖然在能效門檻的確定上業內觀點不一,但是行業已經認可了空調能效升級這一必然趨勢。無論是持哪種觀點的企業,都已經為產品能效升級做好了準備。總體來看,業內企業的能效升級舉措分為兩大類:一是開發高能效定速空調,二是開發變頻空調。
但是,令很多人遺憾的是,變頻空調并不在補貼行列。雖然,一二級能耗的空調享受了補貼政策,但需要清貨的是四五級空調,所以在價格上,四五級空調依然占據了明顯的優勢。新能效標準的預期使上半年空調廠商都以去庫存為主。國內廠商日前停產促銷的四五級能效空調卻得到了市場的熱烈反應。
在今年暑期,四五級空調的熱銷甚至導致了缺貨,使得眾廠商現在不得不少量生產以保證供應。而在明年,新的能耗標準出臺后,四五級空調將成為歷史,而今年的價格恐怕也無法重演。
低價是確保今年市場火熱的第一保證,可以說是確保了“人和”的條件。雖然遭遇了意外的“倒春寒”,夏天的腳步卻無法阻止。7月以來全國氣溫異常偏高,致使旺季銷售無憂。而房地產行業在經歷了去年底到今年初的寒流后,在不斷地看跌的氛圍下,也走出了低估,銷量開始提高。而空調等家電行業是房地產行業的晴雨表,房地產行業的回暖也體現在了家電的銷量上,在幾年五月份,空調的銷量已經遠高于往年。
6月份我國空調內銷出貨量為465.4萬臺,同比增長47.3%,創單月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出口市場依然低迷,但降幅縮窄,為249.1萬臺,同比下降28%。而在生產方面表現旺盛,6月空調產量達490萬臺,同比增速首次轉正,達到7%。
7月“家電下鄉”空調銷售量環比增長333.2%。另一方面,今年6-7月氣溫持續升高,全國各地出現近三年的歷史最高溫,刺激空調終端市場銷售量急劇上升,部分時段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空調生產企業在準確把握時機迅速調整銷售策略的同時,加大生產力度,有效解決了市場供需不足的情況,具有補貼政策優勢的高能效機型更是深受消費者追捧。
天氣、價格、房地產的回暖,加上能效補貼和家電下鄉的政策,共同鑄就了今年空調的巔峰時刻。
今年空調的旋律-節能
“節能”成為今年家電市場最突出的關鍵詞。國家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對一二級空調進行價格補貼、冰箱新能效標準5月1日開始實施、洗衣機新標準9月1日開始實施、平板能效標準上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儲水式電熱水器3月1日強制貼標、家電下鄉空調能效門檻設定在3級、具備節能特性的變頻空調進一步普及。
今年年初還在為1500萬臺庫存這個“燙手山芋”感到壓力重重的空調行業,在6、7月份迎來銷售井噴期,整個行業去庫存化明顯,不少企業實現逆市增長。
海爾在2009冷年前已經宣布全面停產低能效產品,并在今年高調舉起淘汰低能效產品的大旗,其大力推廣的節能空調銷量實現了逆市增長60%。志高在2009冷年緊跟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以及家電下鄉工程的實施,在年初行業趨冷的環境下,實現在香港上市。格蘭仕推出“二級能效,五級價格”的舉措,在2009冷年實現了企業跨越式發展。此外,長虹宣布永久停產低能效空調,奧克斯將“清倉換貨”產品鎖定在3級及以上能效產品上。
在變頻空調領域,伴隨著2009冷年變頻空調的進一步普及,業內也迎來了變頻技術的大比拼。目前,美的-東芝開利系、格力-大金系、海信科龍三大陣營已經形成。180度正旋波直流變頻技術、G-matrik低赫茲變頻技術、360度全直流變頻技術在市場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而隨著美的高調進軍變頻空調領域,空調老大格力與大金合作,其他企業也紛紛加大了變頻空調研發力度,曾經在市場上獨自高舉變頻空調旗幟的海信,一下子有了不少強勁的競爭對手。
伴隨新冷年的開盤,各企業的開盤關鍵詞依然鎖定在“節能”上。海爾繼續力推高效節能空調,并開始關注空調的智能性;美的9月1日召開新品發布會,繼續在新冷年全力推廣變頻空調,其四大系列變頻新品將在近日以驚爆價快速推向市場;格蘭仕發布節能宣言,新冷年全力推廣高能效定速空調。
縱觀目前的市場,高能效的呼聲越來越高。在新冷年開啟之初,高能效產品已成為企業開拓市場的利器。展望2010冷年,節能空調將成為市場上的絕對主角。
變頻空調的斗爭
去年9月,美的突然發動變頻風暴,并以180度正弦波控制技術,快速搶占了變頻市場的主動權。格力、海信跟進,也在變頻市場上加大投入和宣傳力度。
在年初能效補貼和家電下鄉前夕,大家對變頻空調充滿了期待,畢竟變頻的技術代表了未來的方向,而國家的一系列動作,也在實行節能減排政策,會力推省電空調,而變頻的省電優勢則正好可以得到大面積應用。
但是家電下鄉,變頻空調由于價格的限制沒有入選,而隨后推出的能效補貼里,變頻的缺席卻讓人趕到徹徹底底的意外,很多人認為變頻依然會度過落寞的一年。但是,這絲毫未影響到變頻空調今年在國內市場的上佳表現。來自國家信息中心、中怡康統計公司等機構的監測數據顯示,自去年9月到今年7月,國內變頻空調的銷量同比增長55%以上,銷售額增長則達到了40%。
目前,在國內空調市場,變頻空調的銷售占比已達17.3%,此前長期徘徊在8%左右的傳統格局被打破。在變頻空調占比快速提升的背后,正是得益于美的空調為代表的大企業拉動,通過使用平民化的價格體系,推動變頻品質承諾,推動變頻定制服務等一系列策略,美的在變頻產品成功上演了一輪“逆市獨上揚”的經典大戲。
市場國際化將會是明年看點
8月27日,兩大空調巨頭格力、美的幾乎同時公布了2009年的半年報,除了繼續保持行業的領先位置外,格力、美的雖然在營收方面略有下滑,不過從凈利潤方面來看,去大幅度提高,這當然和庫存清空有很大的關系。
其中,格力電器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上半年其空調營業收入為200.57億元,同比下降19.83%,但歸屬于母公司所有的凈利潤12.31億元,同比增長29.18%。對此,格力方面表示,營業總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主要是公司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以及降低經營風險,主動調整生產計劃、加大消化庫存的力度所致。
與此同時,在美的電器公布的半年報中稱,該公司上半年營業總收入為249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1.33%,但歸屬于母公司所有的凈利潤為11.46億元,同比上升18.63%。其中空調及零部件上半年的收入為184.87億元,同比減少14.31%,不過毛利率有所提高,至22.98%。
而在空調市場排在前三名之外的志高空調更是完成了在香港股市的上市,志高表示將上市后募集的1.207億港元資金用于擴充中央空調的產能和加強市場營銷。
甚至在往年開始轉淡的8月份,空調市場依然保持火熱,很多品牌工廠生產仍處于一片緊張繁忙之中,而市場銷售亦一路飄紅。
經濟回暖在空調行業反應明顯。往年進入淡季,大多制造廠家已大幅減產或停產,銷售基本上靠促銷才能有所拉動,但今年卻一反常態。據志高相關負責人透露,8月份,工廠仍全線開足馬力加班加點生產,產量相當去年同期的3倍,并且從9月份的排產計劃來看,生產旺季仍將得以持續。而與生產紅火相呼應的是,其海內外銷售也與6、7月基本接近。
2009年的空調年在一團迷霧中開始,在政策面的催生下升溫,幫隨著天氣、房地產、價格戰,推向了頂點,并在這個頂點久久徘徊,不肯隨著溫度回落。而在9月份,兩個空調巨頭,格力和美的也紛紛發布了自己在2010年的新品,二三線品牌也在厲兵秣馬,欲在來年再戰。但我覺得明年的國內市場像延續今年的火熱,有一定難度,而世界性的經濟回暖帶來的海外市場需求才是真正的看點。
“這是一個最佳開局,也是一個最好的年度!”這是一位行業專家對當下空調時局的點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