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了,汽車空調的使用頻率也就越來越高了,那么汽車空調之所以能夠帶來清涼,主要是因為有一種叫作汽車空調制冷劑的東西,所謂汽車空調制冷劑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氟利昂,在市場還被稱為“雪種”或者是叫做“冷媒”。正常情況下,加一次制冷劑能使用3到5年的時間,可是記者在調查當中卻發現,有的車剛剛加了制冷劑的時候制冷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可是只過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空調就不制冷了。
在北京市小武基汽配城,有一些專門給汽車空調加氟利昂的店鋪。一名前來“加氟”的車主告訴記者,氟利昂是汽車空調的制冷劑,少了它空調就無法制冷。他的車就是氟利昂出了問題。
讓這名車主感到奇怪的是,車上的氟利昂剛加不久,怎么會突然消失呢?經過一番檢修,工人發現,車上的氟利昂是從空調冷凝器那里泄露的。
這名工人所謂的“次氟”,是指質量較差的氟利昂。這種氟利昂腐蝕性強,很容易腐蝕冷凝器等空調系統部件,從而導致泄漏。原來,這名車主的空調冷凝器產生泄漏的原因,正是因為使用了這種質量較差的氟利昂。
據維修工人透露,這種質量較差的空調制冷劑大部分都是從北京一些汽配市場批發的。
隨后,記者對北京西郊汽配城、四元橋汽配城等一些規模較大的汽配市場進行了調查,發現市場上銷售的汽車空調制冷劑品牌很多,一般都是成罐的包裝,上面印著134a的字樣,很難看出質量好壞。
西郊汽配城的這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134a是氟利昂的一種,目前作為新型環保制冷劑被廣泛用于汽車空調。這種制冷劑雖然包裝上都印著134a,但實際上差別很大,記者發現,市場上銷售的134a制冷劑多達幾十個牌子,價格高的每罐賣20多元,價格低的每罐才賣10元錢左右。同樣都是標稱134a制冷劑,但是價格懸殊卻很大。
在四元橋汽配城,另一名銷售人員向記者透露,這種價格懸殊的背后其實另有玄機,隨后,記者又對杭州、廣州等其他地方一些汽配市場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市場行情和北京市場如出一轍,大量銷售的134a制冷劑,每罐批發價大多都是賣10元錢左右。
在浙江汽配城,一名銷售人員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這種賣10元錢左右的134a制冷劑的確名不副實。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制冷劑134a的原料價格每噸高達7萬多元,折算成每克價格為7分多,一罐凈含量250克的134a,僅原料成本就接近20元錢,另一名銷售人員透露說,市場上那些批發價只有原料成本一半左右的所謂134a制冷劑,罐子里面裝的是別的東西,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種使用“替代品”加工的所謂134a制冷劑,大部分都產自廣州。根據掌握的線索,記者前往廣州進行調查。
在廣州市龍騰工業區,記者找到了廣州利迪汽車用品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生產的134a制冷劑有好幾種包裝,上面標稱“環保雪種、無毒無色、不燃不爆、專業制冷”。
據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南方一般把這種空調制冷劑叫作“冷媒”或“雪種”,目前廠里共有三條生產線,專門灌裝加工134a制冷劑,年產量達數百萬罐。
在負責人的帶領下,記者來到生產車間,只見所謂的生產線,不過是幾臺簡易的灌裝設備。幾名工人正在忙著灌裝一種液化氣體。
原來,記者之前在市場上了解到的“替代品”,正是工人所說的這種“代用品”。
記者看到,這種“代用品”經過灌裝、密封,就搖身一變,成了利企牌134a汽車空調制冷劑。
負責人承認,他們廠生產的利企牌134a確實是拿“代用品”冒充的。
隨著調查的深入記者發現,當地其他一些廠家也在偷偷使用這種“代用品” 冒充134a。
在廣州歷程汽車用品有限公司,這種“代用品”被統稱為406a。公司負責人向記者透露,406a是一種混合制冷劑,冒充134a制冷劑用到汽車空調中,實際使用效果的確很難保證。
那么,這種用來冒充134a的“代用品”里面究竟都是什么成分呢?在廣州中遠汽車用品有限公司,記者親眼目睹了這種“代用品”的快速檢測過程。
在這家公司院內,露天堆放著一些大罐,其中一些罐子里裝的正是被稱為“代用品”的406a。
只見工人拿來一臺專業快速檢測儀,對大罐中的406a進行檢測。
工人所說的12和22,也就是R12和R22。原來,冒充134a制冷劑的“代用品”,實際上就是使用R12、R22和少量134a配制的混合制冷劑。
據了解,R12和R22是兩種傳統制冷劑,特別是R12,對大氣臭氧層有極強破壞力。早在2001年,當時的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機械工業局就聯合發文,明確規定從2002年1月1日起,在國內下線的所有安裝空調的汽車,空調系統必須停止使用R12,改用134a環保制冷劑。
然而在一些生產134a制冷劑的加工廠,記者卻發現了被禁用的R12成噸堆放在院子里,而且包裝罐上面沒有任何標識。
負責人承認,這些R12的原料一般都被灌裝到標稱綠冷牌134a的罐子里,冒充134a汽車空調制冷劑進行銷售,在當地,這種使用R12冒充134a制冷劑的現象并非個案。
記者隨后對廣州當地專門生產134a制冷劑的涼霸、中遠、利迪、宇通、新紀元等5家公司進行了調查,發現這5家公司都在使用R12冒充134a制冷劑。廣州市涼霸汽車用品有限公司一名經理承認,他們廠生產的八塊多錢一罐的134a都是假的。
在廣州市中遠汽車用品公司,記者隨機拿了一罐剛生產出來的134a交給工人,通過專業檢測儀器進行快速檢測,結果里面根本沒有134a。
在當地,使用R12冒充汽車空調制冷劑134a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對于這種欺騙行為,生產商和銷售商都是心知肚明。
原來,廣州一些廠家使用406a等所謂的“代用品”和R12等違禁制冷劑,經過灌裝加工,冒充134a汽車空調制冷劑。打著“環保雪種”、“環保冷媒”的旗號,賣到北京、杭州、廣州等地的汽配市場。這種假冒134a制冷劑每罐以十元錢左右的價格進行批發銷售,最后流入一些汽車維修店,按幾十元一罐的零售價賣給車主使用。
市場上售價比正常的成本還要低的134a制冷劑,其實是用我們國家嚴令禁止的R12等違禁制冷劑和其他的代用品加工的,說白了,就是假的。那么這些假冒的134a制冷劑,在汽配市場里是比較常見,因為價格便宜,銷路也一直很好。除了汽配市場之外,汽車4S店也是汽車制冷劑銷售的另外一個重要的渠道,那么在4S店里銷售的制冷劑,質量能夠有保證嗎?劣質制冷劑對汽車又有哪些損害呢? 廣州市白云區黃石東路是汽車4S店比較集中的地方,在這里,記者連續走訪了5家4S店,發現這些4S店給車主使用的134a制冷劑售價不菲,最高賣到50元一罐。
這些4S店里的工作人員紛紛表示,他們店里使用的134a制冷劑絕對貨真價實。
事實果真如此嗎?記者分別從這五家4S店購買了雙企、雪企、美日欣、大榕樹等4個品牌的5款134a制冷劑,作為樣品送到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進行檢測。
經過檢測,這5款134a制冷劑樣品全部不合格。檢測結果顯示,這些所謂的134a制冷劑里面灌裝的根本不是真正的134a,而是R12。
另外,記者在整個調查期間,從北京、杭州、廣州三地的汽配市場隨機購買134a制冷劑樣品共計60個,分別送到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和浙江省化工研究院進行檢測。
經過檢測,這60個樣品中,只有車仆、巨化、東風悅達起亞、冰純巨化原料、金冷媒5個樣品合格,屬于純正的134a。其余55個樣品全部不合格,涉及大榕樹、雙企、華企、冰企、利企、綠冷、涼霸、冷保王、新紀元等幾十個品牌,這些產品標稱134a,里面灌裝的卻是R12、R22、一氯甲烷等其他物質。
專家告訴記者,2002年后生產的汽車,空調系統是專為134a所設計,如果加入R12、R22等其他非134a制冷劑,短時間內是可以制冷的,但長期使用,輕則會產生泄漏,導致汽車空調制冷效果不好,嚴重的,會對整個汽車空調系統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
再來回顧一下兩組數字,記者在廣州的5家汽車4S店購買的汽車制冷劑,經過檢測全都不合格。另外記者在北京、杭州、廣州等地汽配市場上購買的60種汽車制冷劑只有5種經過檢測是合格的,合格率還不到10%。從這樣兩組數字我們不難看出汽車制冷劑的整體質量狀況是不容樂觀的。尤其是用來假冒134a制冷劑的R12這種原料,穩定性很高,釋放到地球大氣層中,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很大,而且持續時間還很長,所以我們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使用這種原料生產制冷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