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國冷凍冷藏的市場綜述
據了解,截止2009年,我國各類生鮮品年總產量約7億噸,冷凍食品的年產量在2500萬噸以上,總產值520億元以上;年營業額在500萬元(含500萬)以上的食品冷凍、冷藏企業約2萬家(包括加工企業內的冷庫車間及冷藏庫),就業人員250萬人,全國冷庫容量達900萬噸左右。而美國現有2200萬噸的冷庫,近33億立方英尺,中國人口是美國的五倍,所以我們不難看出,中國未來的冷庫需求很大。關于中國冷庫未來的發展,我們可以參照和借鑒國外冷庫的現有運作模式以及發展路徑。在國外有很多公共冷庫,使用者采用租賃的形式,冷庫建設的規模擴大可以有效的節約成本,所以大的綜合型冷庫是中國冷庫未來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近幾年來,我國冷庫建設發展十分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產區以及大中城市郊區的蔬菜基地,如上海、江浙以及湖北、河南等地,重要的運輸港口的冷庫需求量也比較大。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快了農產品深加工,食品精加工及冷凍冷藏迅猛發展。同時對冷庫噸位,規模和形式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制冷行業的發展,在食品生產加工儲藏中,采用新的冷庫模式。它以全新的建筑理念既標準化、模塊化、工廠化等替代了原有冷庫類建筑的建造模式及運營方式。
2009年中國大型冷庫建設動態分析
1、2009年將建五個儲備肉直屬冷庫
09年1月,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召開的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表示為加快我國儲備基礎設施建設,2009年要完成5個中央儲備肉直屬冷庫建設,增強儲備能力,進一步完善中央、地方兩級儲備制度,擴大肉、糖儲備規模,增加小包裝糧油等儲備品種。尚未建立地方儲備的地區要盡快建立,已經建立的要繼續增加品種、擴大規模。陳德銘還表示,要探索建立商業代儲制度,引導和鼓勵企業保持適當庫存水平。研究設立市場應急專項資金,用于組織急需商品生產、區域間調運、緊急進口等。
2、包頭:由寶鋼西北創業萬開公司投資6800萬元建設的內蒙最大水產冷庫2009年3月28日在包頭市破土興建。該項目建設面積2萬平米,預計9月底竣工。
3、上海:新湖中寶2009年2月投產占地7646平米,庫高6.5米冷庫。
4、天津:2009年天津加緊興建濱海新區輻射環渤海地區最大凍品集散基地
09年7月,為充分滿足環渤海地區眾多企業對冷藏市場的需求,天津市加緊興建濱海新區輻射環渤海地區的最大凍品集散基地。作為凍品重要集散地之一的天津金匯食品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正在加緊建設。在一期7000噸的基礎上,二期工程將再建設1.5萬噸冷庫,主要用于濱海新區各大食品加工企業冷藏原料的需求,涉及水產品、畜產品、食品等。另外,位于東麗區大畢莊鎮工業園內的濱海新區冷藏基地也在加緊興建當中。該基地計劃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冷藏量總規模達20萬噸,冷庫建設總面積10萬平方米。
5、重慶:西部最大低溫冷藏物流中心于2011年竣工
重慶市首批重點物流項目—重慶萬噸凍品交易市場擴建工程在大渡口區茄子溪正式啟動。該項目投資額為6個億,在現有規模的基礎上,擬擴建低溫冷庫6萬噸、干倉2萬平方米、交易門面11.2萬平方米,新建2.5萬平方米的信息和電子商務中心,改造(大修)冷庫2萬噸,配套建設2萬平方米的貨區和回車場。擴建工程于2011年竣工后,該市場將成為集低溫食品交易批發市場、倉儲、配送、加工、展銷和電子商務于一體的西部最大的低溫冷藏物流中心,低溫冷庫容量將達到10萬噸,市場交易額將突破150億元。
6、 武漢:全國最大單體冷庫落戶武漢
8月8日,全國最大的單體冷庫——四季美農貿城30萬噸冷庫向全國招標設計方案。據悉,明年底,冷庫一期投入使用,除滿足漢口北市場群內農貿產品的“保鮮”需要外,還可為市內一些市場提供服務。該冷庫包括恒溫庫、低溫庫、速凍庫、恒溫加工車間等多個子冷庫。其中,特有的恒溫庫儲存溫度一般在+8℃—+15℃,是儲藏果品、蔬菜、花卉和其他易腐易爛商品最佳的商儲設施。據測算,按武漢市每人每天消費農產品的平均值計算,全市至少需要100萬噸冷庫儲藏能力才能滿足市場需求。而目前在武漢,算上萬噸、肉聯等幾家大型冷庫,以及一些分散的小型冷庫,現有儲藏量不足50萬噸,冷庫缺口巨大,30萬噸冷庫投入使用后將極大彌補市場不足。
7、海南:2009年海南將新建25個冷庫 全省冷庫可促增收14億元
2009年海南省將新建冷庫25個,新增冷庫容量3萬噸。據了解,近年來,海南省委、省政府對瓜果菜冷庫建設十分重視,列為全省重點民生工程之一。去年,海南省政府從新增財力中安排 2000萬元支持冷庫項目建設,補貼冷庫企業27家。目前,全省冷庫容量已經達到了10萬噸,冷藏保鮮能力達到了200萬噸以上,可直接為農民和企業增收14億元。
區域分析
我國冷藏庫容量較大的地區為:
(1)環渤海經濟區:山東、河北、遼寧、北京、天津。其中山東省已達到100萬噸以上,北京約為30萬噸;
(2)東部沿海地區:浙江、江蘇、福建、上海。其中浙江也已達100萬噸以上,江蘇約40萬噸,上海約為42萬噸;
(3)廣東約62萬噸、廣西;
(4)中西部的湖北、四川、陜西;
上海人均冷庫占有量僅為發達國家5%左右,現有冷庫企業 150多家,42萬噸容量的冷庫,其中凍結食品貯存庫有32萬噸,生鮮食品貯存庫10萬噸,70%的冷庫接近30年庫齡。上海日平均消費農副食品近2萬噸,其中相當部分要進入冷蓮物流系統。預計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國內外到滬參觀游覽人數將達到1.4億人次,到時冷藏食品物流需求旺盛,上海的冷鏈物流也將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上海市目前5400多個連鎖超市、大賣場、便利店、飲食店等的冷鏈商品銷售持續增長,預計上海市冷凍冷藏食品年消費量將以8%以上速度增長。醫藥、輕工、化工、電子等行業對低溫物流的需求也在增長。
江蘇常州這塊市場的明顯特征就是生產冷庫的廠家比較集中,但大部分屬于中小型的,而今年的銷售情況也還算平穩,沒有太大的波折。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常州的用戶比較喜歡做長期的生意,不會輕易更改廠家,所以常州的絕大部分冷庫廠家主要還是靠廣告和關系來做市場,有時也會接手一些工程項目,來擴大自己產品的影響力。
隨著珠三角地區現代物流總量規模的持續擴大,作為現代物流業的支柱基礎,倉儲業也得到強勁發展。尤其是冷鏈物流、冷庫建設得到長足發展,截止2009年,珠三角地區內成一定規模的各類冷藏庫容總計約100萬噸,按3000頓以上統計,廣州與深圳分別占30%。
雖然,由于受經濟危機影響,珠三角地區也受到一定的沖擊,但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舉辦,將帶來210億元的物流需求。廣州、深圳等珠三角的冷鏈物流發展非常迅速,而且逐步走向規?;?、專業化。
未來10年內,我國的冷藏車年均將增長28%以上,冷藏庫年均增長30%以上。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從冷飲、肉制品、蔬菜水果到鮮花、醫藥、電子產品,令許多人尚感陌生的“冷鏈運輸”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如此,從整體冷鏈體系而言,中國的冷鏈物流還未形成體系,無論是從中國經濟發展的消費內需來看,還是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顯。進入21世紀后,我國一些經濟較為發達或者食品資源較為豐富、集中的地方,冷鏈物流體系已初步建立和運作起來。2009年甲型流感以及前段時間的乳業危機,促使了國家對食品安全和政府監管前所未有的重視,在食品供應鏈條中有著重要地位的冷鏈物流迎來發展機遇。同時,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與零售業的發達,要求對生鮮產品執行嚴格的物流供應標準,也進一步促進了冷鏈物流服務的發展。

部分冷凍冷藏企業競爭分析
煙臺冰輪股份有限公司
冰輪集團創建于1956年,其核心企業 —煙臺冰輪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煙臺冰輪以工商業冷凍冷藏、中央空調研發、制造及系統集成為主業,兼有氣體壓縮機、壓力容器設備、配電開關控制設備、機械設備零配件的制造、銷售;制冷空調成套設備安裝調試、工程設計、技術咨詢服務等業務。
煙臺冰輪市場開發部王科長表示:為加快我國儲備基礎設施建設,政府計劃2009年要完成5個中央儲備肉直屬冷庫建設冷庫,政府對冷凍冷藏項目的投資和整個行業的振興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經濟危機的影響,09年煙臺冰輪的銷售情況與08年持平,但經濟危機對于出口影響比較大,今年煙臺冰輪的出口相對有所放緩。對于中小型,特別是食品加工的企業在此次危機中影響較大,還是加劇了行業的洗牌。
大連冷凍與煙臺冰輪是行業的排頭兵,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僅僅這兩個企業就占了整個市場的 60%-70%的市場份額,冷庫的承接量和技術水平都是其他企業難以企及的,因此在一些高端冷庫市場占據壟斷地位。冷庫市場可基本被劃分為高中低端三個市場,每個市場都有相應相對的供應商。但是煙臺冰輪在銷售渠道上走的是直銷的方式,據了解,到目前為止,煙臺冰輪在國內的辦事處達到30多家。
大連冷凍機股份有限公司
以經營“冰山”牌制冷設備及其配套輔機、閥、配件以及冷凍工程所需配套產品加工制造、制冷空調系統設計制造安裝維修調試和技術服務等為主業的國家一級企業。大連冷凍機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食品冷凍冷藏工程的建設者,承建的食品冷凍冷藏工程獲得用戶的普遍認可,市場信譽良好。
武漢新世界制冷工業有限公司(簡稱:武冷)
前身是武漢冷凍機廠,1992年與香港新世界合資,2002年在香港新世界撤資退股后與大連冰山集團進行資產重組,并在2005年與日本三洋公司合資,現是一家跨地區的合資企業。作為中國空調制冷行業大型骨干企業之一,武冷主持并參與制訂了國家螺桿制冷機行業的全部標準,是國內螺桿制冷機的重要生產基地??蛻舯榧皣鴥雀魇?、市、自治區和港澳地區,并進入東南亞、北非、以及大洋洲等國際市場。“武冷牌”螺桿制冷機已為三峽、大慶等國家重點工程和知名企業所選用。
據武漢新世界制冷工業有限公司開發部郭先生介紹,武冷的螺桿制冷機廣泛應用于空調制冷、冷凍冷藏、石油化工、水利水電、食品啤酒、國防科研等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由于商業領域對噪聲和能效比的要求都比較高,所以我國制冷機還是主要應用在工業領域。
上海漢鐘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1995年—臺灣漢鐘成長的第二年,大陸的經濟開始快速的發展,對空調的壓縮機的需求呈大幅度的增長。鑒于市場和未來競爭力布局,漢鐘決定在大陸投資,于是在上海市嘉定區“封浜”成立辦事處,揭開了上海漢鐘的序幕。隨著市場的擴大與有計劃性的規劃,于1998年上海漢鐘正式落腳在金山區楓涇古鎮。
上海漢鐘精機的主要產品包括制冷壓縮機、空氣壓縮機、冷凍壓縮機干式真空泵四個主要類別,其中螺桿式冷凍壓縮機應用于所有蔬、菜、漁、果之保鮮冷庫儲存及工業冷凍等領域。漢鐘在06年進入了冷凍行業,并在06年就完成了冷凍壓縮機的開發。另外,漢鐘的機頭銷售對象已經涵蓋整個國內市場,包括華北、華中、華南,所有壓縮空氣的廠家都是采用漢鐘的機頭。09年,在銷售方面,據上海漢鐘精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昱暄先生透露,因為受金融風暴的影響,漢鐘第一季度的銷售衰退約為25%,第二季度已經在恢復,并慢慢接近去年的水平了。從4月份,5月份,6月份的訂單來看,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已有上升趨勢。
冷庫的最主要的核心部件就是壓縮機,壓縮機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冷庫運行效果,目前我國冷庫用的比較多的壓縮機品牌主要包括:上海漢鐘、臺灣復盛、德國比澤爾、雪鷹、谷輪、企鵝、日立、大明、丹佛斯等。
制冷新技術、新設備得到了廣泛應用
冷藏庫建設推動了社會制冷技術的進步,制冷新技術的應用又進一步促進了冷藏業的發展。
(1)制冷設備逐步更新換代。開啟型活塞式制冷壓縮機一統天下的局面已得到改變,由于螺桿式壓縮機具有結構簡單、運行可靠、能效比高、易損件少和操作調節方便等優點,它正逐步替代活塞式壓縮機,占據著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以節電、節水為主要特點的蒸發式冷凝器正在逐步推廣應用。從20世紀70年代末起,多數冷庫采用強制空氣循環的冷風機替代傳統的自然對流降溫方式的頂、墻冷卻排管。
(2)食品凍結技術的快速進步。隨著我國食品結構和包裝形式的變革,特別是小包裝冷凍食品業的快速發展,食品凍結方式有了重大變革,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廣為采用的間歇式、慢速的庫房式和擱架式凍結間已改為采用快速、連續式凍結裝置(隧道式、螺旋式、流態化等)為主。凍結室的溫度已從-33~-35℃降至-40~-42℃,因而加快了凍結速度、提高了凍品的質量。
(3 )制冷系統與供液方式逐趨多樣化。以往,大中型冷庫基本上都是采用集中式的液泵強制循環供液系統,近年來,對多種蒸發溫度要求的食品冷藏庫,分散式的直接膨脹系統由于具有系統簡單、施工周期短、易于自控等優點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4)制冷劑。目前我國的大中型冷藏庫大多數仍采用氨(R717)或R22為制冷劑,小型冷藏庫尤多采用R22。
(5)冷庫制冷系統的自控技術應用。大、中型冷庫基本上都實現了對庫溫、制冷系統壓力、設備運行狀態等的實時顯示和自動記錄,并設有較完善的安全保護裝置。
危機與機遇并存
2009年2月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量為1249.5億美元,同比下降25%,受此影響中國水產出口加工業潛在風險很大,果品方面,濃縮果汁出口同比數量減少58%,金額減少33%,豬肉和家禽自給率較高,受金融危機影響不是很大,但金融危機會帶來市場需求減少。
中國倉儲協會冷藏分會副會長劉龍昌先生認為:由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已經給中國冷藏行業帶來了實質影響。從投資上看,國外對華投資減少,對華投資建設冷藏庫設施也減少,投資規模及投資意向大幅降低。但是國際金融危機也給中國冷鏈物流帶來了大發展機遇。近期中國冷鏈物流很熱,國家在經濟振興計劃中也對冷鏈物流基礎建設給予了很大支持,中國冷藏庫行業面臨著更新改造及產業升級的重大機遇。
